前沿拓展:牙齒矯正后門牙縫隙大


近孟子牙疼的嗷嗷叫,原來是長新牙了。舊牙沒脫離,就萌出新牙是難受的,每天看孟子不時的舔牙齒,我也很著急。尤其現(xiàn)在孟子的門牙縫隙,越來越大,看著就丑,還經常被同學嘲笑。

所以這次孟媽第一時間帶孟子去了口腔科,不但搞定了牙齒,還學到很多牙科知識,第一時間來分享給大家。

總的來說,小孩在換牙的時候家長們都會比較重視,由于各種原因,孩子在換牙的時候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家長們都會一直關注,緊盯不放。很多小孩子會出現(xiàn)各種牙科問題,如果小孩換牙門牙縫隙大怎么辦?

在這一階段,有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新長出的兩顆上門牙之間有中縫,有的甚至呈八字形,就擔心,怕孩子的門牙長壞了,要求醫(yī)生為孩子進行矯治。其實,大部分情況下,是不需要調節(jié)的。

由于恒牙的萌出是有一定先后時間次序的,上頜中切牙(俗稱上門牙)萌出的時間是6—9歲,側切牙(門牙旁邊的那顆牙)萌出的時間是7—11歲。

上門牙萌出早期出現(xiàn)中縫,有的是側切牙牙胚在萌出過程擠壓上門牙牙根所造成的, 只要等旁邊的側切牙萌出后,間隙會自然消失。

有的間隙是由于恒切牙萌出時偏向唇側,牙弓寬度增加造成的,但乳恒牙交替時,恒牙一般比乳牙大,門牙中縫正好可以補償其相差的量。

而且,乳磨牙脫落,第一恒磨牙有前移的趨勢,這種趨勢可以使門牙中縫逐漸關閉,所以,兒童門牙中縫只是暫時性的,一般會在生長發(fā)育中自行調整,不需要矯治。

所以孟子這種情況,也只需要拔牙就好。

當然,兒童門牙中縫還有可能是因正中多生牙或上唇系帶附離過低等特殊原因造成的,經口腔科醫(yī)生檢查確定后,通過拔除多生牙或行上唇系帶修整術解決。

若寶寶所有牙齒都換好之后仍有門牙處仍有縫隙,此時就需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進行矯正調節(jié)了。有可能造成孩子門牙縫隙較大的原因有多種,具體要以醫(yī)生檢測結果為準。

孩子在長牙、換牙期間,新生的門牙之間有1-2mm的距離是正常的,多半是由于上頜骨發(fā)育跟不上牙的生長速度所致,門牙牙根是錐形,在小小的牙槽骨內,門牙根擁擠在一塊,使門牙外頭呈現(xiàn)“扇形”排列,牙冠間隙自然存在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牙齒的不斷發(fā)育,縫隙一般會慢慢縮小。

但是,一些孩子門牙之間的縫隙過大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如果隨著寶寶年齡長大,門牙萌出三年后仍有較大縫隙。

且沒有變小的趨勢,很容易在吃飯時留有食物殘渣,誘發(fā)齲齒的發(fā)生,而且長大后還會影響美觀,家長可以帶孩子到醫(yī)院請專業(yè)的牙醫(yī)看一下。

總的來說,門牙間隙大有這四種情況,孟子屬于乳牙未脫離,你們屬于哪一種,趕快對號入座吧。

01

上唇系帶位置過低

唇系帶附著過低,是引起正中門牙縫隙過寬的常見原因。 唇系帶在胚胎時期相當粗大,嬰兒出生后會漸趨退縮,如不退縮且在牙齦之間附著過低,就會引起上門牙之間縫隙過寬。

解決方法:可以到口腔醫(yī)院,請專業(yè)醫(yī)生在局部麻醉下將唇系帶附著處切開,兩顆正中門牙便會逐漸地自動向正中靠攏。

02

恒牙萌出慢

乳門牙脫落早,恒門牙尚未長出,會使門牙間產生縫隙。有的孩子脫落四顆乳門牙后,只長出兩顆恒門牙,這就很容易使兩顆正中門牙之間出現(xiàn)縫隙。

解決辦法:這種情況則毋須擔心,當側門牙逐漸長出后,兩顆正中門牙的長軸方向就會隨之改變,相互靠近,兩牙之間的縫隙自然而然就會逐漸消失了。

03

牙齒畸形

正常情況下,每個人的恒牙一般為28至32顆。但一些孩子會在上門牙的唇側、兩牙之間、牙床骨內多長出一兩個畸形牙,不正確的用牙方式,不注意牙齒口腔衛(wèi)生,齲齒等都會導致牙齒萌出中出現(xiàn)問題,甚至移位。

這種牙齒會嚴重影響正常恒牙的生長排列整齊,導致牙齒參差不齊、上門牙間隙增寬,影響美觀。如果孩子長出這種牙齒,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去看牙醫(yī),通過X光片即可清晰的看出這些牙齒的問題,及時的手術拔出可以恒牙正常生長和發(fā)育。

解決方法: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口腔醫(yī)院就診,盡早拔除多生牙。

04

移位牙埋伏

移位牙埋伏于門牙根間,也會引起孩子上門牙間隙過寬。

解決辦法:這種情況需經X線檢查頜骨里有無異常現(xiàn)象,如牙瘤、埋伏移位牙或多生牙,及時進行手術調節(jié)。切勿自行用橡皮圈將門牙向中間硬拉,用力不好會造成牙齒損傷,甚至松動脫落。

媽媽們的疑惑解除了嗎?如果孩子門牙縫寬不要緊,如果生活上無大礙的話,可以觀察看看;如果感覺有礙生活,好能去口腔醫(yī)院檢查一下,咨詢一下專業(yè)的醫(yī)生,找到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調節(jié)。

-END-

拓展知識:牙齒矯正后門牙縫隙大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