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一畝檳榔種植多少顆牙
“食檳榔不咯,牙黑黑的那種哦”,“檳榔加煙,法力無邊”,生活中常聽到這樣的話語。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歡吃檳榔,而且男性居多,檳榔是一種嚼著食用的食物,初主要是馬來西亞在生產(chǎn),隨后我國熱帶的地區(qū)也有種植。有些人仍然很喜歡吃檳榔,甚至是拿檳榔當做自己每天必要的食物。殊不知檳榔不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好處,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身體健康,目前檳榔已經(jīng)被列為是第I類的致癌食物了,跟I類致癌物煙草、酒精同為一個等級。

檳榔的危害
1、對牙齒不好
因為咀嚼頻繁,工作量加大,造成牙齒磨損及牙床松動。檳榔汁跟石灰混在一起,容易形成牙結(jié)石,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影響牙周健康。檳榔纖維粗硬,還可能會刺傷牙齦或堵塞牙縫,造成牙齦的壓迫而發(fā)炎。
2、對口腔黏膜不好
檳榔中含大量檳榔素,具有細胞毒性,口腔黏膜和檳榔中所含生物堿等物發(fā)生反應,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和白斑病,輕則可能引起粘膜病變,重則演變?yōu)榭谇话?/p>
3、對顳下頜關(guān)節(jié)不好
長期咀嚼會加大顳下頜關(guān)節(jié)負重,引起關(guān)節(jié)彈響,疼痛等癥狀。嚴重時還可導致關(guān)節(jié)盤穿孔。
4、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
檳榔部分成分會損害味覺神經(jīng)與唾液分泌,影響消化功能。此外,檳榔渣也刺激胃壁,嚴重可導致胃粘膜發(fā)炎甚至穿孔。
5、對妊娠婦女的影響
有實驗證明:檳榔對小鼠胚胎有一定毒性,可延緩胎鼠的發(fā)育,特別是未經(jīng)加工的檳榔影響更甚。過多食用可能導致胎兒體重過輕,發(fā)育不完善等情況。

總結(jié):檳榔作為食物危害較大,喜歡吃檳榔的朋友一定要注意,為了您的健康請勿嚼檳榔,如吸煙者更須戒除,因為兩者同為使用,更容易引起口腔癌、喉癌、咽癌和食道癌,避免因為大量食用導致身體健康遭受嚴重的危害。
拓展知識:一畝檳榔種植多少顆牙
正常種植檳榔每株產(chǎn)量為10-15公斤,一畝地可種植100株左右,所以畝產(chǎn)量為1000-1500公斤左右。檳榔種植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臺灣等熱帶地區(qū)、亞洲熱帶地區(qū)。種植適氣溫在10-36℃,低溫度不低于10℃、高溫度不高于40℃,在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區(qū)均能生長良好。
一、檳榔一畝產(chǎn)量是多少斤
1、一般情況下每株檳榔的產(chǎn)量為10-15公斤,每畝可種植100株,畝產(chǎn)量大約為1000-1500公斤左右,如果是精細管理,一顆檳榔樹的產(chǎn)量可高達25-30公斤的鮮貨,檳榔是單子葉植物綱、初生目、棕櫚科、檳榔屬常綠喬木,原產(chǎn)于馬來西亞,在中國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及臺灣等熱帶地區(qū)。亞洲熱帶地區(qū)廣泛栽培。檳榔是重要的中藥材,但在南方一些少數(shù)民族還有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但其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致癌物清單1類致癌物。
2、檳榔的果實長圓形或卵球形,長3-5厘米,橙黃色,中果皮厚,纖維質(zhì)。常見散生于低山谷底、坡麓、嶺腳和平原溪邊熱帶季雨林次生林間,也有成片生長于富含腐殖質(zhì)的溝谷,疏林、山坎內(nèi)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質(zhì)壤土荒山曠野。種植適氣溫在10-36℃,低溫度不低于10℃、高溫度不高于40℃,海拔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區(qū)均能生長良好。
二、檳榔種植技術(shù)
1、繁殖方法
用種子育苗移裁。苗地應選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有樹林蔭蔽的肥沃砂質(zhì)壤土。耕翻后,撒土堆肥、服肥,并把平整細,使肥土混合均勻,按育苗株行距開穴,然后穴施基肥,以集中用肥。
(1)選種選樹干節(jié)短、莖基部和莖干部粗細差異不大的15-25年和高大健壯、葉色濃綠、結(jié)果多而集中者作為留種母樹。當果實充分成熟后摘下,再選果大、色金黃、元斑點的作種。在摘果時,樹下張網(wǎng)承接,采回的果應隨即進行催芽處理。
(2)炒藏催芽選蔭蔽地挖坑深30厘米,在坑底淋水后鋪一層砂,然后鋪一層果(果蒂向上),加一層砂(厚約9厘米),堆放1-2層后,蓋層稻草,經(jīng)常注意澆水保持濕度,半月后可生米粒樣大的白色芽點,此時即取出育苗。
(3)育苗及苗床管理按株行距各30厘米開穴,每穴橫放果1-2個,覆土至不見果為度。播后10天內(nèi),要每天淋水1次,到苗出土小葉展開時施肥1次,沿根扒土施入,再覆土。適當搭蔭棚,避免陽光曝曬,每年除草、施肥2-3次,并注意培土。苗齡1-2年后,高30-60厘米,莖基稍肥大時,便可帶土起茵定植。
2、定植
在定植前兩月于選好的地上,按株行距240厘米×300厘米(與胡椒間作可4.5米×6米)先開穴,寬60厘米,深45厘米,讓土壤風化。定植時,選陰天將表層肥土填人坑內(nèi),并施足基肥,把當天帶土挖起的壯苗直栽于坑內(nèi),高出地面約15厘米,覆土壓實即可。植后將己展開的葉剪去一半,并根據(jù)陽光強度適當在周圍插小樹枝遮陽,每天適當澆水,到成活長出新葉,方可減少澆水次數(shù)。
3、林地管理
植株成活后,每年應中耕、除草、施肥2-3次。施肥應在4-9月,于樹根15-20厘米處挖環(huán)帶穴施人,然后覆土。成年樹,在花蕾未現(xiàn)前施1次人糞尿或氮肥;在結(jié)果旺盛期施1次磷餌肥,如過磷酸鈣、草木灰或堆肥等1昆施。在株行間種一些矮生而較耐陰的作物,如豆類、胡椒、蔬菜或其他果藥類。
4、采收加工
移植后7-8年開始結(jié)果,每年4-5月果實黃熟時即可采收。然后用刀劃破果皮,剝開,將種子和果皮分別曬干即可。種子即檳椰(榔玉),果皮即大腹皮,分裝出售入藥。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