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天通苑種植牙多少錢啊


#北京#

#買房#

400萬在北京只能買二手房。不僅如此這400萬還不是買房的凈價,買二手房多半是要通過中介的,鏈家北京的二手房的交易傭金是買方2%,賣方1%(也有2.5個點或者2.7個點的),但是通常賣方是不會出這1%的,那么也就是3%的中介費是需要買方來承擔的;此外還會產(chǎn)生一些契稅,大概1%-1.5個點,房產(chǎn)評估費等等。那么也就是實際買房凈價不到400萬,以契稅1和中介費3個點計算,總預(yù)算400萬的房子,買房的實際凈款只有大概388萬。

安居客顯示,11月北京二手房掛牌均價為59620元/平,400萬按照均價在北京能買一個60平米左右的二手房在,這個平米數(shù)對于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建造的房子來說,勉強可以是個兩居,而對于2000年以后建造的社區(qū)環(huán)境相對較好的二手房來說只能是一居。

400萬具體在北京不同的地區(qū)和位置買的房子當然也不一樣。以大家都知道地點來看,北京國貿(mào)附近的普通小區(qū)均價8萬左右,400萬在國貿(mào)附近只能購買80年代的不到50平米的一居室;在亞洲大的社區(qū)天通苑,天通苑北站3.5-4萬/平米,天通苑南4-5萬/平米;在全國旅游景點鳥巢附近,老破小8-9萬/平米,樓齡新一點的10+萬/平米;在前幾年炒的很火的北京副中心通州,3-4萬/平米;在碼農(nóng)聚集的西二旗,7萬/平米的老破小,10幾萬/平米的好樓盤,;在北京知名的衛(wèi)星城燕郊,1-2萬/平米;在南三至四環(huán),6萬/平米。

這就是北京,在這里400萬勉強還是能買的上一套房的,但是是一個能夠居住的窩,不要講究地理位置,不要講究小區(qū)環(huán)境,不要講究配套設(shè)施,不講究生活質(zhì)量。

北京的房價很嚇人,可是就算這樣,我周圍的朋友要是問我買房要不要等一等,都說房地產(chǎn)的行業(yè)周期已經(jīng)在往下走了,但是關(guān)于買房這個事情,如果是為了自己住,真的早買早便宜。

買房這事在我身上就是赤裸裸的血的教訓(xùn)。

2007年,我還在北京念書的時候,家里人趕上了一波股票行情,然后問要不要在北京給我買個房子,那時候可以在宇宙中心買兩套,然后毫無投資眼光的我老爸以我畢業(yè)之后不知道去哪為由放棄了。在他眼中可能買房真的不如炒股來的實在,于是乎他買了中石油,于是乎我研究生畢業(yè)的時候,他虧到勉強能湊合個。看現(xiàn)實就是這么的殘酷,那時候8000一平米的宇宙中心,現(xiàn)在10萬多/平米。我顯然錯過了一波暴富的機會。

我本科畢業(yè)那一年北京的學院路的房價是3萬/平米,但是我沒有買,我讀了研究生,畢業(yè)了,學院路的房價是4萬/平米,我揣著研究生學歷拿著比本科多2000快的工資,但是北京的房卻買不起了。

2015年,我結(jié)婚,那時候北京的房價在我眼中就是天價了,我們夫妻倆曾經(jīng)膽大的去二手房中介看了看,那時候的400萬,可以買我隔壁(地標北苑路北)那種100平大兩居的戶型,當時我們兩個學位證畢業(yè)證摞起來能當磚頭的人,拿著計算器一段操作,算下來的結(jié)果就是,買了,我倆每個月就得喝西北風。也許那時候咬咬牙我們就該買了,但是礙于我們是“別人父母眼中的孩子”我們怎么可能啃老呢,于是我們放棄了。然后的然后,就是過了兩年,我們工資漲了,花了更多的錢買了比之更小的房了。我如今的小區(qū),18年我買房的時候房價是6.5萬/平米,如今的房價是8.5萬/平米。每當打開鏈家,看一眼二手房交易的價格,我就暗自慶幸一下,還好我買了。

這就是北京的房價,在北京買房,自住的話趁早別趁晚。這是一句無比真誠的過來人的建議。就算房地產(chǎn)周期如何的走,政策如何的調(diào)控,對于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不要指望它的房價會跌。這就是北京房子的供需市場,只要房價稍微有所下降,就有大量手里捏著現(xiàn)金的買房人等著買。北京的房子一直是賣方的市場,那怕是有調(diào)控,但是對于賣方市場的狀態(tài)是沒有改變的。

買房要趁早,不僅僅是在于房價是不斷上漲,且還因為自己的收入是在上漲的,錢的購買力,即使政府再怎么調(diào)控,每年也有2-3個點左右的編制。收入上漲,購買力下降,購房利率基本保持不變,從自住的角度看,怎么算都是賺的。

拓展知識:天通苑種植牙多少錢啊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