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種植牙需要做多少次牙冠


牙齒是人類身體堅硬的器官,具備咀嚼、消化等重要功能,但是由于外傷、疾病、年齡、不良用牙習慣、不正確的刷牙方式、食物結構變化等的原因,當代中國人的口腔問題日益突出,牙齒缺失情況比較常見。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20年,我國人口總缺牙數(shù)達到26.42億顆,作為一種重要的缺牙修復調(diào)節(jié)方式,種植牙于2000年后在國內(nèi)開展廣泛應用,社會需求很大。

近日,種植牙即將納入地方集采的消息,為眾多“望牙卻步”的患者帶來了重獲一口好牙的希望。什么是種植牙?它的組成、優(yōu)劣勢又有哪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種植牙的一些知識。

一、什么是種植牙?

種植牙是現(xiàn)在牙齒缺失好的修復技術之一,它是利用外科手術將人工材料(鈦合金、純鈦等)制成的種植體植入到缺失牙齒的牙槽骨內(nèi),使種植體和牙槽骨形成牢固的骨性結合,通過螺絲固位、粘接固位等方式連接種植體和牙冠。

二、種植牙的結構?

種植牙主要由人工牙根、基臺和牙冠三部分組成。其中人工牙根又稱為種植體,是我們植入頜骨內(nèi)來傳遞咬合力的裝置,人工牙根必須要和頜骨緊密結合在一起。目前在臨床上使用過的材料主要有金屬及其合金、陶瓷、高分子聚合物等。其中鈦及鈦合金材料憑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優(yōu)良的機械性能及良好的骨結合果成為種植牙修復的金標準,是口腔種植體的材料。第二部分稱為基臺,簡而言之,基臺就是連接下部人工牙根和上部烤瓷牙的中間結構,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功能?;_和人工牙根有多種連接方式,比如內(nèi)六角、外八角和莫爾斯錐度連接,一般用中央螺絲固定于人工牙根上。種植牙上面的部分即牙冠,牙冠固定在基臺上,主要種類有貴金屬牙冠、瓷牙冠、烤瓷(搪瓷)牙冠等,它是種植牙行使咬合功能直接的體現(xiàn)。這三個部分共同組成了一個有機的功能整體。

三、如何選擇種植體?

目前,臨床資料顯示90%的患者種植牙的壽命可達到10年,80%以上的患者種植牙的壽命可達到20年。那么應該如何選擇種植體呢?臨床一般參考以下因素:

1.根據(jù)牙位,比如前牙對美學要求高,應選擇與美學設計密切相關的種植體;

2.根據(jù)材料,純鈦種植體較軟,但刺激性小、生物相容性好,多用于后牙修復,而鈦合金種植體用于前牙修復;

3.廠家和價格也是影響種植體選擇的重要因素。

四、種植牙的優(yōu)勢和劣勢有哪些?

種植牙的優(yōu)勢很多,相比于其他牙齒修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種植牙的穩(wěn)定性方面高,不會像普通活動假牙在吃飯或說話時可能發(fā)生脫落;

2.人工牙根深植于牙槽骨內(nèi),對牙槽骨有功能性刺激,能保護牙槽骨結構,避免其萎縮;

3.能夠完全保留健康牙齒,不需要磨掉鄰近健康的牙齒。

種植牙主要有以下幾個缺點:

1.種植體植入骨骼的過程會出現(xiàn)疼痛不適,部分患者出現(xiàn)不能耐受情況;

2.金屬結構和牙根之間進入污物,會引起牙齦炎,需仔細清潔才可避免發(fā)生局部炎癥;

3.種植牙的價格會更高。

五、種植牙術后注意事項有哪些?

1.術后不要用力漱口;

2.術后第1天進軟食,避免進食過熱、過硬的食物;

3.正常情況在術后7天拆線,拆線后1至2個月內(nèi),避免用患側咀嚼食物;

4.術后1-2天內(nèi)傷口滲血,不要過度清潔和吞咽;

5.注意清潔牙冠,定期復查。

六、種植牙并發(fā)癥預防措施有哪些?

1.注意使用牙縫刷牙線清潔種植牙兩側的牙間隙預防牙齦炎;

2.粘接牙冠后3個月需要復查1-2次,之后的每半年到一年復查一次,發(fā)現(xiàn)問題要注意及時處理;

3.種植牙根較脆弱,應避免長期使用種植牙咀嚼食物;

4.夜磨牙患者可做選擇頜墊保護種植牙。

拓展知識:種植牙需要做多少次牙冠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