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義隆種植牙多少錢


《奈曼旗文化志》讓您了解這片熱土上曾經(jīng)的歷史,今天為您介紹:

第九編奈曼旗文化大事記

第一章文化大事記(三)

十一、清朝(1616—1912)

崇德元年(1636)

是年,建奈曼廟。奈曼廟也稱為德勒圖如特廟。原址在現(xiàn)沙日浩來鎮(zhèn)哈日干圖村,接近奈曼、敖漢兩旗邊界線,是奈曼旗境內(nèi)所建的早的藏傳佛教寺廟。德勒圖,系蒙古語,指大果榆,也稱為山榆的一種樹。極有可能建廟的地方曾是大片山榆環(huán)抱的幽靜之處而得名德勒圖如特廟。后來漢族人來此居住形成村落后,為語言表達上的方便而俗稱奈曼廟,延續(xù)至今。

崇德元年、崇禎九年(1636)

是年,皇太極將乃蠻部劃為一旗,襲用原名為“奈曼旗”。封袞楚克為“奈曼旗札薩克多羅達爾汗郡王”爵位,世襲罔替。旗下設(shè)“佐領(lǐng)五十額”,佐領(lǐng),蒙古語稱蘇木,若干蘇木編為一扎蘭即參領(lǐng)。清朝,奈曼旗共設(shè)12個扎蘭50個蘇木。其中2個扎蘭各由5個蘇木組成,其余均由4個蘇木構(gòu)成。扎蘭、蘇木分別由扎蘭章京和蘇木章京為長。蘇木既是旗下行政單位,又是出征時的軍事組織,具有軍政合一的雙重職能。此外旗內(nèi)尚有一個由喜峰口臺站直轄的驛站(蒙古語稱斡爾特蘇木)庫布車勒蘇木和由王府扎蘭兼轄,看守王陵公主陵的3個蘇木計4個特別蘇木為蘇木級機構(gòu),但不含于上述50個普通蘇木之內(nèi)。

順治十年(1653)

是年,首任奈曼旗郡王袞楚克病逝,其次子阿罕襲旗札薩克郡王爵。

順治十六年(1659)

十月,奈曼旗札薩克郡王阿罕以罪削爵,貶為庶人。

順治十七年(1660)

是年,袞楚克第三子扎木薩繼任旗札薩克郡王爵,成為奈曼旗第三任札薩克王。

康熙十四年(1675)

十月,義州王布爾尼(又稱布爾尼)反清被平息。奈曼旗札薩克郡王扎木薩以“助逆”而被削職,袞楚克長子、和碩額駙巴達禮之子鄂其爾承襲奈曼旗札薩克郡王爵職。

康熙二十五年(1686)

是年,奈曼旗第四任札薩克多羅達爾汗郡王鄂其爾以朝廷旨意,組建奈曼旗札薩克辦公機構(gòu),啟用皇帝所頒印信———奈曼旗札薩克印,建立了奈曼旗歷史上的第一個“政府”。

·康熙二十六年(1687)

是年,奈曼旗第四任札薩克多羅達爾汗郡王鄂其爾病故。

康熙二十七年(1688)

是年,鄂其爾第六子班第繼任父爵。

康熙三十二年(1693)

四月,奈曼旗早的藏傳佛教寺廟之一的太賓廟竣工。廟址在現(xiàn)葦蓮蘇鄉(xiāng)五十家子村境內(nèi)叫賽沁花的地方,可謂是奈曼旗內(nèi)歷史較長的一座廟。

康熙三十四年(1695)

是年,奉朝廷命令,奈曼旗兵會同敖漢旗兵赴阿喇布坦,并命納木達克、烏爾袞等駐防烏珠穆沁,以防額魯特———準噶爾汗國噶爾丹博碩克圖可汗的東進。

康熙四十六年(1707)

是年,奈曼旗札薩克郡王班第病故。朝廷遣官祭,并命其長子垂忠襲爵。

康熙四十九年(1710)

是年,重建大沁廟,廟址位于現(xiàn)固日班花蘇木伊和達沁嘎查東,法名壽寧寺;該廟早建于現(xiàn)固日班花蘇木伊和達沁嘎查。

康熙五十九年(1720)

是年,奈曼旗第六任札薩克郡王垂忠因罪被削去王爵。郡王職由班第第三子阿薩拉接任。

康熙六十一年(1722)

是年,將奈曼廟向北移址到現(xiàn)今沙日浩來鎮(zhèn)西北部巴嘎淖爾村半拉廟屯,再后來,在奈曼廟原址還是新建了一座廟,具體年份不詳。原址在現(xiàn)沙日浩來鎮(zhèn)哈日干圖村,接近奈曼、敖漢兩旗邊界線,是奈曼旗境內(nèi)所建的早的藏傳佛教寺廟。

雍正五年(1727)

是年,奈曼等蒙古地方歉收,清廷“賜帑賑之”。

雍正九年(1731)

是年,奈曼旗奉命出兵,隨官軍征剿噶爾丹策凌。

乾隆二年(1737)

一月,建綽爾濟廟,法名光法寺。廟址在今大沁他拉鎮(zhèn)道勞代嘎查。廟內(nèi)供奉釋迦牟尼佛塑像并有活佛,活佛尊號“查干格根”。

乾隆三年(1738)

二月,建滿楚克廟,法名法禪寺。廟址在現(xiàn)八仙筒鎮(zhèn)滿楚克廟村?;罘鹛枴昂魣D克圖葛根”,廟內(nèi)供“三官佛”塑像。

乾隆五年(1740)

三月,奈曼旗和碩廟(經(jīng)緣寺)建成。原址位于大沁他拉鎮(zhèn)包庭塔日牙嘎查,1937年移建于今大沁他拉鎮(zhèn)章古臺嘎查,后在土改中被毀。

乾隆十一年(1746)

是年,清廷繼續(xù)執(zhí)行“借地養(yǎng)民”政策。提倡從關(guān)內(nèi)移民,開墾蒙古旗地。奈曼旗南部開始流入漢族。

四月,建章古臺廟,法名壽經(jīng)寺。廟址在沙日浩來鎮(zhèn)金星嘎查章古臺屯內(nèi)。廟內(nèi)供奉如來佛(即釋迦牟尼)塑像。該廟是為紀念奈曼旗首任札薩克郡王袞楚克而建,相傳此地曾是袞楚克巴圖魯官邸。

八月,建博勒梯廟,廟址在明仁蘇木博勒梯村,是奈曼旗波日和碩廟的屬廟。

乾隆十三年(1748)

是年,清廷開始實行“借地養(yǎng)民”政策———“移民實邊”,在蒙古地方開始設(shè)置漢人的行政機構(gòu),關(guān)內(nèi)農(nóng)民陸續(xù)遷入奈曼墾荒謀生,奈曼人口從此掀起第二次增長高峰。

乾隆十五年(1750)

四月,建哈塔海廟,法名靖安寺。廟址現(xiàn)在八仙筒鎮(zhèn)哈塔海西荒,廟內(nèi)供奉五尺高宗喀巴佛銅像。

乾隆二十二年(1757)

是年,奈曼旗札薩克郡王阿薩拉病故。其長子拉旺喇布丹繼位,為奈曼旗第八任札薩克郡王。

乾隆三十九年(1774)

是年,清廷設(shè)三座塔廳“治理喀爾喀貝勒旗、奈曼王旗、土默特貝勒旗和庫倫旗蒙漢民交涉事件,兼管稅務(wù)”。

乾隆四十年(1775)

是年,為便于公務(wù),三座塔廳在奈曼旗鄂爾吐板(今青龍山鎮(zhèn)古廟子村境內(nèi))設(shè)置“巡檢署”,就近處理漢民事務(wù)。

乾隆四十三年(1778)

三月,重建大沁廟竣工,位于今黃花塔拉蘇木境內(nèi),乾隆皇帝御筆題字“壽寧寺”匾額賜予大沁廟。大沁廟是奈曼境內(nèi)規(guī)模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廟上活佛封號“札爾禮克因葛根”,轉(zhuǎn)生6世。是年,清廷設(shè)承德府,奈曼旗歸其管轄。

嘉慶元年(1796)

是年,開始興建老爺廟,法名慶安寺。

嘉慶六年(1801)

是年,朝陽縣升格為府,奈曼旗改隸于朝陽府。

嘉慶八年(1803)

是年,治旗46年之久的奈曼旗第八任札薩克郡王拉旺喇布丹病故。其次子巴喇楚克繼承王爵。

嘉慶十一年(1806)

四月,由達喇嘛圖古蘇建回思廟,法名福濟寺。廟內(nèi)供奉釋迦牟尼銅像,廟址在扎斯臺村回思塔拉(現(xiàn)屬庫倫旗茫汗蘇木)。

嘉慶十五年(1810)

是年,直隸省承德府改置熱河道都統(tǒng),“轄內(nèi)蒙古東二盟(卓索圖、昭烏達)十六旗又附西勒圖庫倫喇嘛旗”。從此,奈曼旗隨昭烏達盟為熱河道都統(tǒng)轄區(qū)。同年,巴喇楚克任昭烏達盟副盟長。

嘉慶十八年(1813)

四月,移址重建了波日和碩(亦作包爾呼碩,蒙古語意為褐色梁嘴子廟),以其地形命名,現(xiàn)址在治安鎮(zhèn)勝利廟嘎查。又名勝利廟,法名安樂寺。當時是本旗屈指可數(shù)的幾大寺廟之一。

奈曼旗第十四任札薩克親王、昭烏達盟達王(即盟長)蘇珠克圖巴圖爾胞兄舍冷旺布(20世紀60年代為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政協(xié)委員、政府參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是該廟末任活佛。廟內(nèi)供奉如來佛銅像。

嘉慶二十四年(1819)

是年,歷任御前行走、昭烏達盟副盟長的奈曼旗札薩克郡王巴喇楚克病故。其長子阿旺都瓦底扎布繼任札薩克。

嘉慶二十五年(1820)

是年,老爺廟建成,法名慶安寺。廟址在今青龍山鎮(zhèn)下地村,占地面積4畝,是附近地區(qū)大的漢廟。廟之正殿為老爺?shù)?,殿?nèi)供奉關(guān)公爺、財神爺、藥王爺?shù)馁N金坐式塑像。

道光元年(1821)

是年,奈曼旗札薩克郡王阿旺都瓦底扎布兼任昭烏達盟幫辦盟務(wù)職。

三月,由達喇嘛那木巴勒出資興建賽罕廟。該廟又名新廟,法名成善寺,歸滿楚克廟管轄。廟內(nèi)供奉千手千眼佛。廟址現(xiàn)在葦蓮蘇鄉(xiāng)新廟村。

道光二年(1822)

三月,建圖薩拉克齊廟,由奈曼旗第十任札薩克郡王阿旺都瓦底扎布任期時的旗協(xié)理臺吉出資興建?!皡f(xié)理”蒙古語稱圖薩拉克齊,故稱圖薩拉克齊廟。廟內(nèi)供奉釋迦牟尼塑像。廟址現(xiàn)在白音他拉蘇木廟屯嘎查境內(nèi)。

道光七年(1827)

是年,阿旺都瓦底扎布晉升昭烏達盟盟長。

道光十年(1830)

是年,阿旺都瓦底扎布任御前行走。

道光十二年(1832)

是年,旗札薩克阿旺都瓦底扎布之長子德木楚克扎布入選進宮,始戴皇帝所賞花翎。

道光十五年(1835)

八月,建舍唐廟。廟內(nèi)供奉釋迦牟尼銅像。廟址在現(xiàn)庫倫旗茫汗蘇木。

道光十九年(1839)

是年,清廷在各盟始設(shè)“備兵札薩克”官職,阿旺都瓦底扎布兼任昭烏達盟備兵札薩克。

道光二十年(1840)

是年,清廷任阿旺都瓦底扎布為散秩大臣。

道光二十一年(1841)

三月,德木楚克扎布任御前行走。

九月,賜德木楚克扎布賞戴寶石頂珠三眼花翎,賜穿御衣,與貝子同等待遇。

十月,德木楚克扎布與壽安固倫公主(道光皇帝第四女、咸豐皇帝胞姊)成婚,成為固倫

額駙(駙馬)。

道光二十八年(1848)

二月,德木楚克扎布任御前大臣。此后他歷任朝廷管旗都統(tǒng)、鎮(zhèn)撫北部大臣、管理火器營大臣、管理中正殿奉經(jīng)事務(wù)大臣、管理步魁壯丁院大臣、押馬大臣、內(nèi)務(wù)大臣等軍政要職。

五月,阿旺都瓦底扎布病逝。其長子德木楚克扎布繼任奈曼旗札薩克職,后人稱“駙馬王”。

咸豐四年(1854)

是年,奈曼王府向清廷獻銀7000兩,以補助國庫。

咸豐七年(1857)

是年,奈曼旗大旱,義隆永一帶全年無雨。

咸豐九年(1859)

五月,奈曼旗輔國公、協(xié)理臺吉色布登率旗兵參加抗擊英法聯(lián)軍進攻大沽口炮臺的戰(zhàn)斗。獲勝后,與達爾罕旗那木斯來部奉命進駐通州。

咸豐十年(1860)

閏三月,德木楚克扎布福晉壽安固倫公主病逝于京師,年僅35歲。

咸豐十一年(1861)

是年,始建舍力虎廟。

同治二年(1863)

是年,宣宗道光皇帝四女兒壽安固倫公主的駙馬、奈曼旗第十一任札薩克多羅達爾汗郡王德木楚克扎布移建奈曼王府,在大沁他拉破土動工。奈曼王府全部建筑有房屋190余間,為一方形大院。原占地面積約2.25萬平方米,四周為夯土版筑梯形圍墻,底寬2米,頂寬1米,高4米,四角建有角樓。同年,于奈曼王府修建之際,在其院內(nèi)建王府家廟,至今猶存,到2015年已有150多年歷史。佛堂室內(nèi)正面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貼金坐像,左側(cè)供奉著格魯派的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右側(cè)供奉著綠度母。

同治四年(1865)

正月,時任正白旗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的德木楚克扎布乞假治病,由正黃旗蒙古都統(tǒng)義道署正白旗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

四月,僧格林沁同捻軍作戰(zhàn)中陣亡,哲里木、昭烏達二盟蒙古兵撤回各旗。

六月,奈曼旗第十一任札薩克郡王、固倫額駙德木楚克扎布病逝。清廷追認為“親王”,

并以親王例祭葬。又賜予固倫格格壽安福晉合葬。墓地擇于京師附近東直門一帶。

同年,因德木楚克扎布無嗣子而在其繼承者人選上發(fā)生一起爭位風波,從旗、盟、都統(tǒng)衙門乃至理藩院、都察院都卷進了訴訟案件,歷經(jīng)年余才做出結(jié)論。

大約在這一年,舍力虎廟建成。該廟位于現(xiàn)大沁他拉鎮(zhèn)舍力虎村(新建居民點)東北7公里處,京通鐵路舍力虎站東北約3.5公里的教來河南岸,后來舍力虎廟被教來河水沖毀。

同治五年(1866)

十一月,經(jīng)理藩院審議,以德木楚克扎布堂侄、前郡王阿旺都瓦底扎布二弟之嫡孫薩哈拉(亦稱薩嘎拉)繼承王爵,任奈曼旗第十二任札薩克多羅達爾汗郡王。

同治九年(1870)

九月,薩哈拉病故。其次子瑪什巴圖爾為奈曼旗第十三任札薩克多羅達爾汗郡王。

光緒三年(1877)

四月,奈曼旗第十三任札薩克郡王瑪什巴圖爾在塔日甘淖爾(今西湖水庫)南岸奈曼王陵附近建成奈曼王府陵寢廟———孟根廟,法名功成寺,廟內(nèi)供奉釋迦牟尼像以及奈曼王列祖列宗肖像。

八月,建呼拉斯臺廟,廟址在現(xiàn)治安鎮(zhèn)東呼拉斯臺嘎查。廟內(nèi)供奉如來佛塑像。

光緒六年(1880)

三月,賞奈曼旗札薩克多羅達爾汗郡王瑪什巴圖爾三眼花翎,任御前行走。

光緒十一年(1885)

秋,奈曼旗遭嚴重旱災(zāi),民不聊生。旗札薩克瑪什巴圖爾向熱河都統(tǒng)呈報,申請開墾空閑牧場,以得租賑濟災(zāi)民。

十一月,熱河都統(tǒng)謙禧所奏開墾奈曼旗空閑牧場,以期得租賑濟的請示被朝廷批準。熱河都統(tǒng)隨即派前任理刑司司員、理藩院員外郎清祥前往奈曼勘丈放墾,遭到本旗下等臺吉吹登為首的“老頭會”的堅決反對。因情況復雜,無法放墾而回返熱河交差。

光緒十四年(1888)

春,熱河都統(tǒng)決定將奈曼旗境內(nèi)大沁他拉、他本套勞蓋、厄本他拉、波羅罕吐4處地畝全行開放。4處共開放上、中、下等地“一千三百四十一頃八十三畝”(合8945􀆰5公頃)?!袄项^會”20余人阻擋勘丈而造成雙方斗毆事件。旗民派員以“霸占牧場、燒毀鄰村、槍殺人命”等詞赴理藩院控告。理藩院遵御旨,委派高級官員,將光緒十一年(1885)以來所告案件一并審理,并全部審結(jié)。

光緒十七年(1891)

十月,從敖漢旗楊家灣子起事的“金丹教”(又稱“金丹道”“學好會”,俗稱“紅帽子”)教民軍進入奈曼旗,占領(lǐng)旗札薩克衙門。將該旗備存?zhèn)}糧、軍械、財物搶掠一空,檔案、文牘付之一炬。奈曼旗大的藏傳佛教寺廟———大沁廟被燒毀;首建的敖來哈日蓋拉廟被焚毀;哈塔海廟被破壞。旗札薩克郡王瑪什巴圖爾率旗兵丁,配合奉天官軍,奮力抵抗,于旗哈他海廟附近,平息了教民軍,奈曼旗始告平靜。

十月,“金丹道”事變發(fā)生。“金丹道”俗名“學好隊”,又稱“紅帽子”。他們的口號是“反清復明”,目的是“掃清滅胡”。利用封建迷信和民族仇殺組織起來的農(nóng)民暴動。

十月九日,由教首楊悅春、李國珍率千余人在敖漢旗楊家灣子起事。教徒們都用紅布包頭,以仿元末紅巾軍。他們聲稱“念動咒語,刀槍不入”來蒙騙人們。他們首先攻下敖漢貝子府,殺死了世襲固山貝子、昭烏達盟盟長達克沁及其家屬23人。并放火燒毀了貝子府所有的房屋財產(chǎn)和祠堂、陵寢,濫殺無辜的民眾。因此,逃難的民眾涌入喀喇沁、土默特、奈曼、翁牛特等卓索圖、昭烏達、哲里木三盟各旗。

金丹道一路,由馮善珍、楊太平帶領(lǐng),聲稱“天降神兵,刀槍不入”來迷惑世人,沿途民眾聽信其謠言,不敢反抗,聞風而逃。

金丹道打進奈曼旗,遭到福幸當街豪紳王臣的阻擊。到十月十五日,教徒軍兵分數(shù)路,四處進擊,很快占領(lǐng)了大沁他拉,沖進衙門,將本旗備存?zhèn)}糧、軍械、財務(wù)搶掠一空,檔案付之一炬。大沁廟及其他寺廟被燒毀,未來得及躲避的喇嘛和蒙古民眾無一幸免,十室九空,損失慘重。此時,奈曼旗札薩克郡王瑪什巴圖爾正在旗內(nèi)。他召集旗屬箭丁,鼓勵他說:“與其束手待斃,不如決一死戰(zhàn)。”他率領(lǐng)旗下官員、臺吉和民眾同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zhàn)。在實際戰(zhàn)斗中,看到那些“天降神兵”一個個被擊倒在地,一命嗚呼,眾人這才知道受騙上當。莫德格奇率20余騎,殺出一條血路,救出了被圍困的婦孺。有一員喇嘛赤膊上陣,手揮秤砣與教民拼殺,英勇戰(zhàn)死。很多逃出旗境的臺吉、箭丁等,聽到瑪什巴圖爾王爺帶領(lǐng)民眾激戰(zhàn)的消息,立即掉轉(zhuǎn)馬頭,急速返旗投入護旗保家的戰(zhàn)斗。就在全旗上下團結(jié)一致,同教民激戰(zhàn)之際,一直觀望的奉天提督左寶貴與副督統(tǒng)豐生阿等人,這才催促部隊,在開太廟地方獲勝后,

揮師進軍奈曼旗鄂爾土板,由南向北討伐?,斒舶蛨D爾的兵丁在本旗哈他海廟附近,配合官軍,消滅了后一部“學好隊”,奈曼旗保住了自己的領(lǐng)土和人民,也在平滅“金丹道”中立下了赫赫威名。

1892年(光緒十八年)

正月,清廷撥庫帑5萬兩予熱河,賑敖漢、奈曼兩旗蒙古貧民。

二月,奈曼旗札薩克郡王瑪什巴圖爾傳令召回因騷亂而逃亡外地的旗民。整修王府、寺廟,重建家園,并將旗屬牧地賞給抵抗教民騷亂有功人員和陣亡者遺屬,免租耕種。

十一月,朝廷以瑪什巴圖爾“平息騷亂,安撫地方有功”而晉升為和碩親王銜多羅郡王。

光緒十九年(1893)

八月,奉奈曼旗札薩克郡王瑪什巴圖爾之命,旗民集資將敖來哈日蓋拉廟移址重建于今朝古臺蘇木聯(lián)合村處,法名法誠寺。由光緒皇帝親筆題寫廟匾,俗稱“瘸喇嘛廟”,因其主持達喇嘛跛腳而得名。

光緒二十一年(1895)

是年,建烏力吉石廟,廟址在八仙筒鎮(zhèn)石塔拉。該廟同“衙門廟”為一個會,同誦一經(jīng)。廟上供奉釋迦牟尼塑像。

十二月,御前行走、前引大臣瑪什巴圖爾因病辭職,從京師返回奈曼。

光緒二十五年(1899)

是年,奈曼旗夏旱成災(zāi),河川斷流,草木皆枯。

光緒二十六年(1900)

四月,由奈曼旗民出資興建塔子廟。塔子廟蒙古語稱“索布日干蘇默”,廟上建有佛塔而得名,法名尚經(jīng)寺。廟址在新鎮(zhèn)鄉(xiāng)榆樹屯村境內(nèi),供奉千手千眼佛塑像。

光緒二十九年(1903)

四月,清廷責成理藩院“行摧各盟趕緊開辦墾務(wù)”。此后,山東、河北、山西一帶漢族農(nóng)民、手藝人、商人大量進入奈曼旗境墾荒種地,居家立業(yè),旗內(nèi)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小商業(yè)有所發(fā)展。

同年,由朝陽縣分出一縣———阜新縣,歸朝陽府管轄,縣衙設(shè)于奈曼旗鄂爾吐板街。光緒三十一年(1905)

六月,奈曼旗札薩克郡王瑪什巴圖爾病故。

七月,郡王瑪什巴圖次子蘇珠克圖巴圖爾為奈曼旗第十四任札薩克多羅達爾汗郡王。

光緒三十四年(1908)

二月,朝廷命奈曼旗札薩克多羅達爾汗郡王蘇珠克圖巴圖爾御前行走。

六月,賞多羅達爾汗郡王三眼花翎。

同月,清廷批準,在小庫倫(今庫倫鎮(zhèn))設(shè)置綏東縣設(shè)治局,轄奈曼王旗、庫倫喇嘛旗及喀爾喀左翼旗漢民行政事務(wù)。該縣為三等縣,隸屬朝陽府,治理奈曼王旗、庫倫喇嘛旗及喀爾喀旗之漢人區(qū)域。此時,縣旗并存,蒙漢分治。

宣統(tǒng)二年(1910)

二月,因庫倫旗、奈曼旗撥隸綏東縣而設(shè)于鄂爾吐板的阜新縣治遷址水泉地方(今阜新市),設(shè)于鄂爾吐板巡檢兼阜新典史也隨縣治遷移。

八月,奈曼旗蒙古人開始使用漢文姓氏。

明日為您介紹第九編《奈曼旗文化大事記》第一章文化大事記(四)敬請關(guān)注!

奈曼旗文化志編寫組供稿

本文編輯/吳簫

點擊下面條目閱讀更多

拓展知識:義隆種植牙多少錢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