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牙齒矯正蛤蟆弓
大美聊城 與您同行
冠縣蛤蟆嗡
蛤蟆嗡是流行于冠縣桑阿鎮(zhèn)、賈鎮(zhèn)、梁堂一帶的民間小戲。它是由河北魏縣、大名等地流行的落腔(落子)傳入山東后,在演出過程中逐步吸收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長,并和當地語言相結合而形成的劇種。它的主奏弓弦樂器“二胡頭”(或稱“胡子”)是用椿樹根挖制而成,蒙以桐木薄板,上配30多厘米長的琴擔和兩根絲弦及馬尾弓。椿樹根木質松軟,發(fā)音渾厚悅耳,加之在唱腔小過門中(so、do)兩音反復出現(xiàn),聽起來酷似雨后蛙鳴,所以當地群眾稱為“蛤蟆嗡”。蛤蟆嗡的角色行當,生、旦、凈、末、丑俱全。傳統(tǒng)劇目可連演五天不重樣。主要劇目有《王定保借當》《跑沙灘》《藍橋會》《趕三關》《鴻雁傳書》《夜宿花亭》《王子龍掉印》《掉盒印》《馬前潑水》《老少換》《宋江殺惜》《柜中緣》《梁祝下山》《勸嫁》《王少安趕船》《賣油郎》《李三娘打水》(《井臺會》)《宇宙鋒》及《劉公案》等30余個。蛤蟆嗡的樂隊由文場和武場兩部分組成。文場主奏樂器“二胡頭”是用椿木挖筒的一種特制板胡。此外還有二胡、笛、笙、三弦等。武場所使用的樂器有板鼓、鑼、鈸、手鑼、堂鼓等。文場中的伴奏曲牌多為民間樂曲及吸收其他劇種的曲牌逐步演變而成。常用的曲牌有上香牌、五字開門、打水牌、放風箏等,多在生旦戲中小姐上場,收拾桌椅或跑圓場時使用,亦可用在劇目開始時或在唱腔中作為壓板音樂。武場使用的鑼鼓經分為兩類:一類是用于各種板式唱腔之前的“開頭”,如慢板開頭、二板開頭、流水板開頭、娃娃腔開頭等;另一類是配合演員表演和身段的鑼鼓經,如并三鑼、緊急風、四擊頭、回頭、垛頭等。蛤蟆嗡的唱腔音樂屬板式變化體,唱詞以七字句的上下對偶句為主,也有十字句的,間或有八字、九字等字數不等的長短句。此外,還經常加用襯字,如“那個”、“呀”等。所使用的語言為冠縣地方方言,在四聲調值方面與普通話有著的區(qū)別。普通話四聲的“媽、麻、馬、罵”,冠縣方言則讀為“馬、媽、罵、麻”。
由于這個劇種源自民間,又經常在農村活動演出,民間語匯豐富,具有濃郁的泥土氣息。
摘自《聊城文化遺產大觀》
蛤蟆嗡《武訓推磨》劇照
延 伸
冠縣蛤蟆嗡:全國重新恢復的劇種
這幾年,冠縣蛤蟆嗡作為全國重新恢復的地方小劇種,不但接連出彩,而且傳承得風生水起。《三起轎》《武訓舍情》《琴心》《武訓推磨》也經常被搬上舞臺,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冠縣蛤蟆嗡頻頻亮相
5月21日至5月24日,首屆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戲劇類項目小戲展演在泰安市東平縣火爆亮相,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冠縣蛤蟆嗡《武訓推磨》贏得了在場觀眾熱烈掌聲。這個由冠縣文化館副高級館員徐士瑞創(chuàng)作,文化館副研究館員董鳳崗和民間藝人梁云超作曲,文化館副研究館員韓香芝和館員韓華鋒主演的蛤蟆嗡《武訓推磨》,是慶祝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及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重要活動。2018年10月26日—12月7日,在江蘇昆山市舉辦的“2018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上,冠縣蛤蟆嗡《武訓推磨》作為山東參演五個折子戲之一、聊城一個地方戲的兩場演出,驚艷全場。2018年10月15日至16日連續(xù)兩晚,蛤蟆嗡《武訓舍情》在濟南百花劇院再次唱響,在第十一屆山東文化藝術節(jié)·新創(chuàng)作劇目評比展演中,吸引了眾多省城市民購票欣賞,引來如潮掌聲。冠縣編劇任金光創(chuàng)作、冠縣藝超蛤蟆嗡劇團演出的蛤蟆嗡小戲《勸公公》在全國行業(yè)系統(tǒng)匯演中獲獎。近,蛤蟆嗡現(xiàn)代廉政戲《琴心》獲得第十三屆聊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文藝精品工程”。
蛤蟆嗡劇種觸底反彈
談起冠縣地方老戲蛤蟆嗡,恢復蛤蟆嗡劇種的發(fā)起人之一、原聊城市文化局藝術研究所所長、一級編劇郭銀慧說,1958年,冠縣桑阿鎮(zhèn)文化站站長邱東山寫了一個蛤蟆嗡小戲《故事出在棉鞋里》,并于1959年在全省文藝調演中榮獲一等獎。當年,冠縣組建有編制的“蛤蟆嗡劇團”,規(guī)范了蛤蟆嗡的音樂和唱腔。1962年,遭遇三年自然災害,蛤蟆嗡劇團解散。2008年,蛤蟆嗡申報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冠縣文化館組織任金光、徐士瑞創(chuàng)作蛤蟆嗡系列短劇《武訓》5部,董鳳崗、梁云超作曲及唱腔設計,韓香芝、韓化峰主演,邀請邱東山指導排練3部,再次把蛤蟆嗡推上舞臺并在山東電視臺舉辦的“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欄目大賽中獲獎。不久,蛤蟆嗡再次沉寂。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2015年3月,原市文廣新局委托郭銀慧創(chuàng)作了小戲劇本《三起轎》。冠縣為拯救瀕危稀有劇種,遂決定將《三起轎》用蛤蟆嗡排演,董鳳崗、梁云超對唱腔進行了創(chuàng)作并組織樂隊錄音,于2015年5月20日在聊城市雜技團進行了匯報演出?!皼]想到這部蛤蟆嗡小戲一炮打響,被評為山東省‘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展演劇目?!惫y慧說,2016年,聊城小戲曲《三起轎》與全省其他42項藝術項目一并入選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再次脫穎而出。從此,這部小戲走出聊城,沖出了山東,引起了的重視。
恢復蛤蟆嗡歷程曲折
“盡管《三起轎》比《武訓舍情》早,但它是一部小戲,不能支撐恢復一個劇種,而《武訓舍情》就是蛤蟆嗡的看家大戲?!?015年11月,郭銀慧、徐士瑞、任金光創(chuàng)作完成了《武訓舍情》劇本。2016年3月,正式確定將蛤蟆嗡《武訓舍情》立到舞臺上。將《武訓舍情》搬上舞臺,關鍵的一環(huán)就是唱腔設計、音樂制作。項目剛剛啟動,蛤蟆嗡音樂的研究者、原冠縣文化館館長董鳳崗和幾十年在農村演藝舞臺摸爬滾打的民間藝人梁云超翻出了幾十年積存的關于蛤蟆嗡的錄音錄像,調動出心中所有關于蛤蟆嗡曲調的記憶和感動,加班加點地為一段段唱詞醞釀美的曲調。2016年6月20日晚,大型無場次戲曲蛤蟆嗡《武訓舍情》在聊城正式演出;2016年8月,《武訓舍情》在省會大劇院演出,引起強烈反響。2017年1月,戲曲蛤蟆嗡《武訓舍情》的三位一體成果集出來后,在濟南齊魯大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與此同時,省藝術研究院通過對蛤蟆嗡劇種的挖掘整理,進行理論研究,通過制作紀錄片的形式進行文化傳承?!坝辛艘徊啃颉度疝I》,立了一部大戲《武訓舍情》,出了一本書《尋百年之聲 傳文化之脈》,還拍了一個紀錄片《難割舍的蛤蟆嗡》·大型蛤蟆嗡戲曲《武訓舍情》,終形成‘三位一體’的‘齊魯文化傳承傳播工程’重點課題項目‘拯救瀕危劇種蛤蟆嗡’理論成果集。”郭銀慧說,有了這些成果,原文化部才認定冠縣的地方戲曲蛤蟆嗡為全國重新恢復的劇種。目前,冠縣蛤蟆嗡市級傳承人韓華鋒、韓香芝以及民間藝人梁云超等按照主演和譜曲的分工正在為進一步傳承冠縣蛤蟆嗡而努力著。
■ 來源: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金路
點一朵
給小編吧!
↓↓
拓展知識:牙齒矯正蛤蟆弓
反作用力點不同。蛤蟆弓在壓低前牙的時候,反作用力主要在上頜導板上,而搖椅弓的壓低前牙的時候,反向力在前磨牙和后牙上。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