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慈溪人民醫(yī)院牙齒矯正
11歲的男孩小可(化名)
齙牙癥狀越來越嚴重
顏值也跟著受損
為改良顏值,父母帶著他去進行牙齒畸形矯正,在制定調節(jié)方案時,牙科醫(yī)師卻指出:必須先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口呼吸及睡眠打鼾問題,如此牙齒矯正才能有果。
牙齒參差不齊,為何要先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原來,小可有睡覺打呼嚕、閉氣的情況,看似是小問題,危害卻不??!
孩子的睡眠問題很嚴重小可雖然才11歲,身高156厘米,但體重卻有136斤,滿月臉、齙牙、上課犯困、稍微多走幾步就氣喘吁吁……
慈溪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陳建強在接診時,根據(jù)小可的齙牙體征,結合張口呼吸、睡覺打鼾等癥狀,推斷他的面容發(fā)育不佳很可能是由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造成的。
“孩子睡覺打呼嚕常見的原因主要是腺樣體肥大,伴或不伴扁桃體肥大。其次還有過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竇炎及鼻息肉等病因。
腺樣體是人體咽部的淋巴組織,位于鼻咽部。
當腺樣體自身或鼻、鼻竇等毗鄰器官在反復炎癥的剌激下,腺樣體會發(fā)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堵塞后鼻孔,引起鼻塞、呼吸不暢,尤其在夜間睡眠時癥狀更為嚴重,患者被迫用張口呼吸來替代鼻腔呼吸。
針對上述情況,陳主任立即為小可安排了鼻咽鏡檢查、聽力檢測、睡眠呼吸監(jiān)測等幾項專科檢查,確定他已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睡眠問題,它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可不小?!标愔魅伪硎具@極有可能造成孩子“一丑、二聾、三傻”的嚴重后果:
● 孩子長期張口呼吸極容易導致頜面部發(fā)育畸形,出現(xiàn)腺樣體面容,也就是俗稱的“暴牙”或“哨牙”;
● 因為打呼嚕導致的呼吸不暢,夜間缺氧,導致內分泌紊亂,促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出現(xiàn)比同齡孩子身形偏矮小、體重偏輕或者過度肥胖的情況;
● 呼吸不暢會引發(fā)大腦供血不足,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
● 肥大腺樣體機械性地壓迫堵塞咽鼓管更會出現(xiàn)中耳腔負壓、液體滲出及中耳腔積液的結果,形成滲出性中耳炎而致聽力障礙。
小時候不矯正口呼吸的習慣,長大后依然會持續(xù)存在。
曾經的小正太、小蘿莉,在口呼吸的摧殘下,面容會發(fā)生多大的轉變呢?
▼這個小蘿莉6歲時已經是個嚴重的口呼吸患者,到了9歲就成為了圖右,是不是沒小時候那么可愛了?
▼這個男生小時候英俊帥氣,長大后卻漸漸長歪了,心疼……
國外的牙科專家們通過繪制漫畫,很清晰地給大家展現(xiàn)了用鼻子呼吸和用嘴巴呼吸時,長相發(fā)生的不同改變。
左邊是正常呼吸時面部的發(fā)展情況,右邊是孩子習慣用口呼吸后面部的發(fā)展情況。雖然左圖長大后也不夠帥氣,但相比右圖,還是看上去順眼很多吧。
什么時候開始矯正比較好?陳主任提醒家長:由于頜面部的佳快速發(fā)育期在4-7歲,其次為11-13歲。因此如有睡眠打呼嚕、張口呼吸等癥狀的兒童,家長應帶其盡早進行相關檢查。
一旦確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為避免影響孩子的智力、面容發(fā)育,宜盡早接受調節(jié),想要等待青春期腺樣體自然萎縮的僥幸心理切不可取。
張嘴睡覺不等于口呼吸,在匆忙做調節(jié)前,家長不妨先判斷一下孩子是否真的是“口呼吸”。
方法很簡單,只要有一面鏡子就行。
家長可以把鏡子放在孩子的鼻子和嘴巴之間,鏡面分別朝上和朝下做一次測試,觀察孩子是用鼻子呼出的氣多,還是用嘴巴呼出的氣多。
如果是鼻子呼出的氣多,那就不用過分擔心,也不用跟風戴口腔矯正器。
一般孩子3歲時,家長如果嚴重懷疑孩子是口呼吸自己又無法判斷,可以到醫(yī)院就診。確認不是口呼吸,即便張著嘴睡覺也不用太過擔心。
等到孩子7、8歲時,如果有添舌、伸舌習慣,再就診。口呼吸引起口腔面部畸形,通常也高發(fā)在這個年齡段。
孩子成長發(fā)育的每一步都是不可逆的,2~10歲是調節(jié)孩子口呼吸的黃金年齡。一旦懷疑孩子有口呼吸,家長應立刻采取如下行動:
? 孩子能通過鼻氣道呼吸,否則應前往醫(yī)院耳鼻喉科調節(jié)。
? 孩子已經調節(jié)過敏,因為過敏迫使孩子不得不口呼吸。
? 如果確診為口呼吸,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用膠布把孩子的上下唇貼到一起。
不過要注意的是,嘴巴上貼膠布,僅適用于單純性口呼吸的孩子;如果是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或鼻炎引起的,家長千萬不能給孩子貼嘴巴,不然氣都喘不過來了。
? 咨詢牙醫(yī),我們能夠幫助孩子通過肌肉平衡訓練,第一時間調節(jié)TA的口呼吸,杜絕后續(xù)任何不良發(fā)育影響。
所以爸媽們,要多多留意孩子睡覺時的狀態(tài)喲~發(fā)現(xiàn)問題及早就醫(yī)咨詢~
拓展知識:慈溪人民醫(yī)院牙齒矯正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