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種植牙 同時植骨


上周四,我提前洗牙后,按約定來到醫(yī)院種牙。洗牙是相對簡單的,但種牙可就沒那么輕松了——當天在種牙過程中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波折,朋友們且聽我慢慢道來。

預約的時間是中午1點半,我提前半小時就來到天津醫(yī)大二院??墒遣荒芴崆皰焯?,即使已預約,也得1點之后才能在機器上取號。自助掛號機確實方便,但感覺還不夠人性化,我只能坐在椅子上等會兒。好在接近1點半的時候,排了不長的隊就掛到號了。

下午的種牙手術將在上圖診區(qū)右側盡頭的一間小屋里進行。

給我種牙的主治醫(yī)生呂大夫暫時不在,先由一位更年輕的王大夫接診。經(jīng)過簡單檢查和溝通,他拿出一張A4紙讓我閱讀后簽字,我大概看了一下這份《口腔種植修復調節(jié)知情同意書》,沒猶豫就簽字了。不管格式化的文字如何約定,咱既然是來看病的,就得相信大夫和醫(yī)院嘛。

隨后,王大夫將我上次拍的牙片、簽字書等資料存檔,并開始術前準備工作。我去了趟洗手間,回來后就被王大夫帶走。

我們一起來到調節(jié)室。王大夫先拿出一個裝著少量藍色液體的一次性塑料杯,讓我含著液體漱口一分鐘后吐掉,這種液體是給口腔消毒的,有點微甜的薄荷味,也有點澀口。然后,我就躺到調節(jié)椅上,他先給我在準備種牙的左側口腔內(nèi)打上麻藥,打麻藥并不疼,果也很好,不一會兒我的半邊臉和半拉舌頭就都麻了。接下來是反復消毒,先用碘伏在鼻子以下部位反復擦幾遍,后用75%的酒精消毒(有點蟄皮膚),嚴格消毒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感染。我被要求消毒后好別動,更不能用手接觸面部,手機則已提前被我調成靜音了。我問大夫,種牙會比拔牙疼嗎?時間長嗎?他說種牙沒有拔牙疼,出血也不多,正常情況下一會兒就完事了。我雖然稍感寬慰,但還是有一點緊張,畢竟是第一次種牙啊。

這時呂大夫進來了,準備開工。當時小屋里一共有四位大夫、一位護士,陣容可謂強大。呂大夫主刀、王大夫輔助,其他人在觀摩學習的同時隨時協(xié)助。呂大夫先問我種什么材質的牙,我說您給選一款性價比高的吧,別太貴就行。他說那就用韓國的材料吧,價位中等,我表示同意。然后呢,王大夫先給我蓋上一張藍色手術布,能蒙住眼,只暴露口腔四周的位置,讓我突然覺得有點像大手術的架勢。兩位大夫則戴上手套,準備好各種物料。

手術即將開始。此刻,我的半邊臉是麻木的,但大腦清醒。下面說重點。

呂大夫首先切開我的牙齦,王大夫則拿著一個一直發(fā)出“咝咝”聲的儀器在種牙位置旁邊守候(這個儀器主要用于清潔手術中的口腔雜物)。由于麻醉到位,切牙齦并不感覺疼。之后我就聽呂大夫說,牙齦里長了很多肉芽,需要清理干凈。接下來主要就是清除肉芽,兩位大夫一邊溝通一邊密切配合,都認為我牙齦里的肉芽太多了,這是他們沒有想到的(這也說明之前拍的牙片看不出牙齦內(nèi)的情況,參考意義不大)。因為牙槽骨上都有肉芽,所以清理到后有點“刮骨療毒”的感覺,我能體會到刮刀在牙骨上剔來剔去,但整個過程基本不疼,畢竟麻藥一直在發(fā)揮作用。不過說實話,我心理上還是有些壓力,緩解的方法就是用指甲掐手指來分散注意力。

整個手術過程中需要一直張大嘴,還是挺累的。呂大夫有時會讓我調整頭部位置,并問我疼不疼,我雖然回答含糊不清,但簡單溝通沒問題。王大夫偶爾也會在手術間隙提醒我把嘴閉上歇會兒,也算是幫我緩解緊張的一種方式。

肉芽清理干凈后,接下來就是打鉆了,但我居然感覺有點疼,這讓呂大夫有些納悶。他說打了麻藥不應該疼啊,不過我確實覺得疼,雖然不是很厲害。然后他又試了試,并考慮是否需要加麻藥。在確認我仍感覺疼痛后,呂大夫決定停止種牙,改為植牙骨。兩位大夫經(jīng)溝通并作出一致決定后,讓旁邊另一位大夫去藥房取一種生物膜。生物膜取來后,先覆蓋在牙齦上,再在上面放上植骨的材料——人工骨粉(過程大概是這樣,生物膜的作用主要是隔離殘留的肉芽和植骨材料,植骨果)。接下來,呂大夫不斷將人工骨粉涂抹到我的牙齦上,并進行調整和固定,這個過程很快,也不怎么疼。等植骨完成后,他又用剪刀修邊,把多余的材料剪去。后,是把牙齦的切口縫上,并讓我咬上一塊棉球止血。

經(jīng)過大約半個小時的手術,我在第一次種牙過程中經(jīng)歷了重要的變化和調整——臨時改為植骨。之后我專門上網(wǎng)查了一下,種牙前為什么有的人需要植骨呢?原因是這樣的:如果發(fā)現(xiàn)因長時間缺牙或修復不當?shù)仍蚨鴮е卵啦酃枪橇坎蛔悖瑹o法支撐種植體,就需要采取植骨的辦法來增加牙槽骨的寬度和高度,相當于打牢地基,待骨粉長好之后再種牙。

大夫也說,我得等到半年之后才能種牙了。

這是手術后我拍攝的手術車畫面,用到的器械還是不少的。

隨后,王大夫帶我去拍片子,跟前兩次拍片不同,這臺種植診區(qū)的放射儀器以前沒體驗過。

拍完片后,幾位大夫對著電腦屏幕研究討論,我在一旁聽講解。屏幕右上角的那張圖顯示,我的牙齦厚度不夠,如果當天種牙,不僅打鉆有可能觸及主神經(jīng),而且即使種了也會失敗的。因此,大夫們一致認為,決定停止種牙而改為植骨的決定是正確的。我雖然不懂專業(yè)術語,但在科學數(shù)據(jù)面前,我相信大夫并感謝他們。此外,右下方的第二顆牙也松動,大夫們認為沒有保留價值,建議我盡早拔除。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植骨手術后,我過了半小時把止血棉球吐掉,經(jīng)大夫檢查,除了輕微滲血并無大礙。大夫還囑咐我兩小時之內(nèi)不能喝水,24小時之內(nèi)不能漱口和刷牙,而且需要吃三天消炎藥,一周后來醫(yī)院拆線,期間不要吃牛羊肉和海鮮等發(fā)物。此次調節(jié)一共花了2000多元,主要費用包括人工骨粉、生物膜和手術本身,看牙確實還是挺費錢的。

離開醫(yī)院后,我精神稍顯萎靡,有點發(fā)低燒的感覺。左側臉部靠近下巴的位置腫脹,像含了塊棒棒糖,也有些疼痛,并牽連到嗓子。我盡量不說話,兩小時后喝了不少水,晚上隨意吃了晚飯,吃完消炎藥就早早睡覺了,第二天才緩過點勁來。術后大約過了兩天,臉部腫脹才消退,期間能感覺到牙齦上的縫線。今天已是手術后第6天,牙齦疼痛雖不但還是有,加上嘴角裂口還沒完全好,吃東西仍受到影響并需要小心,畢竟還縫著線呢。

至于為什么牙齦內(nèi)會長那么多肉芽,我也問過大夫。答復是一方面因為牙齦有炎癥,可能與抽煙、口腔衛(wèi)生等多種因素有關;另一方面是拔牙后大夫沒有及時清理牙齦。我去年年底拔了兩顆牙,都是拔牙后直接含棉球止血完事,并沒有做牙齦清理,看來這也許給現(xiàn)在的牙齦狀態(tài)不佳埋下了一定隱患。

此次并不成功的種牙經(jīng)歷讓我既有些失望,又感到幸運。我的整體感覺是,種牙過程比拔牙復雜,特別是增加植骨環(huán)節(jié)更延長了種牙的周期,手術后的痛苦也比拔牙大一些,但還算可以承受吧。看牙的確不容易,可是以前沒有注意保護好牙齒,現(xiàn)在后悔也晚了,只能努力去一步步調節(jié)。一想到我另一側的下牙以后也要種植,心里就有點擔心,下次一定要跟大夫詳細溝通,爭取選擇一個更好的調節(jié)方案。

(未完待續(xù))

拓展知識:種植牙 同時植骨

還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 【在線咨詢】